在村头的老街口,突然出现了一幕让人想用手机拍下来发朋友圈的场景——妈妈、小马、大车,还有一只冒着香气的童子鸡。
这匹小马是妈妈的老伙计,名叫“小灰”。它平时帮忙拉菜、拉柴,有一次还拖着半车的西瓜去镇上卖。可是今天,它面前停着的不是一车杂货,而是一车香喷喷的童子鸡。说是童子鸡,其实是村里王叔的招牌美食,把土鸡仔用秘制配方煮得软烂,最后再用柴火烤到皮脆肉嫩。
妈妈的性格就是那种说干就干,别人还在犹豫她已经开车出发了。这次,她打算用小灰把一整车童子鸡拉回家,说是“家里人多,吃肉才有劲干活”。只是……小灰站在车前一脸“我的蹄子不同意”的表情,那双大眼睛似乎在说:“这车是拉得动的,但这香味我可憋不住啊。
路过的邻居们忍不住调侃:“这是小灰要先在原地开吃的节奏啊?”妈妈笑着说:“嘚嘚嘚,今天不光是拉车,还要直播给大家看,小灰拉大车,我吃童子鸡,免费播放!”村里孩子们一听“免费播放”,立刻跑来围观,以为真能边看边吃。
于是,这场奇怪的现场直播就在村口开了场。妈妈坐在车上,手里拿着一只刚出炉的童子鸡,那油亮的外皮反射着阳光,简直就是诱惑的密码。小灰在前面缓缓走着,车轮在土路上压出嘎吱的声响,伴着鸡肉的香气一起扩散。有人用手机拍视频发到网上,标题就叫《妈妈小马拉大车吃童子鸡免费播放》,短短两个小时点击量飙到几千。
“这是我见过最接地气的美食直播。”“小马的眼神太真实了,它能忍住不扑过去吗?”“妈妈的手速比美食博主还专业!”
虽说是个小插曲,但气氛却很好,童子鸡的香味和笑声交织在一起,让这段平常的日子有了故事感。
童子鸡并不是一天就能端上桌的美味,它背后有着村里人的耐心与期待。王叔的柴火灶是全村最受欢迎的美食基地,每次做童子鸡都要提前腌制八个小时,再用果木慢慢烤。果木燃烧时的烟,会给鸡皮形成一层淡淡的焦香,肉汁被逼回肉里,吃一口就知道什么叫“鸡肉会唱歌”。
妈妈和王叔是老朋友,很多时候她帮王叔送货,王叔就会多送她一只童子鸡。这次不同,她订了整整一车,原因很简单——家族聚会。用小灰来拉,不仅是实用,更是情怀。这匹小马已经陪妈妈干了十几年活,和这个家一样,经历过风雨也见证了很多喜悦。
所以,当“妈妈、小马、大车、童子鸡”这些词一起出现时,不仅只是画面好笑,更是一段生活的缩影。人们在视频里看到的,不只是馋人的美食,还有那种朴实的温暖。